最近做了个个案,她过往的一些经历中,每次都没有明确的表达需求,她以为对方会知道她的需求的,但其实并没有。因为这些原因,导致了职场、情场等一系列不利后果。
当时,刚开始的时候,我询问了她是否允许自己表达,敢于开口勇敢表达自己的需求,其实是并没有的。
也是你也和她一样,不敢去开口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求,害怕因此失去爱,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了,害怕别人用异色眼光看待自己等等。
我当时问:请问你是人民币吗?你有办法做到人人喜欢你吗?其实是不能的,所以这也是一种筛选朋友的方式。就如我很喜欢的一种态度:我明盘,你随意。
你永远无法让所有人满意,但明确需求的人,连老天爷都会让路。
01、为什么明确需求如此重要?
数据显示80%的人因“模糊表达需求”错失机会:
职场中,56%的沟通失误源于需求描述不清。
谈判桌上,明确需求的人成功率比模糊者高3倍;感情里,73%的遗憾因“不敢说出真实期待”。
为什么明确需求如此重要?因为明确表达需求可以降低沟通成本、帮助你建立边界感、创造双赢。像编程一样定义需求(输入→输出→验收标准)。
你只有明确表达你需要什么,别人才能有机会来满足你。不要寄希望对方应该知道我心里想的,我要什么都应该知道,并且能够满足我。
生活不是偶像剧,请放下这种不合理的期待。多少的亲密关系或者其他人际关系,因为没有明确表达需求,别人猜不中你的心思而觉得他不爱我,最后遗憾分开或者关系渐行渐远。
而当你明确表达需求后,用“我需要”代替“你应该”,可以树立自己的边界感,还可以避免被道德绑架。
同时,明确需求的人,会更容易匹配精准资源,全世界都为你让你。想一想,吸引力法则和显化课程里,都会要你明确自己的需求,这是为什么呢?
02、3个步骤,从“害怕被拒”到“需求收割机”
第一步:需求拆解术
——像解数学题一样拆分需求
程序员小林最近接了一个单子,却被屡次要求返工,后来他经过多次与问题的沟通后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。他做出来的产品满足的需求是“优化系统加载速度”,但客户真正需要的是“用户留存率提升20%”。于是,自然就不断打回要求返工,因为没有满足对方的需求。
如何知道对方的需求呢?以下工具很常用:
5W2H法:
Who/What/When/Where/Why/How/How much
SMART原则:具体、可衡量、可实现、相关性、时限性
需求不是口号,而是可量化的靶心。在沟通过程中,一定要明确对方需求,也要把自己的需求
第二步:表达公式
——用“3个词”穿透沟通迷雾
公式:场景+痛点+价值
举例:
(加班场景)每次会议纪要要花3小时整理(痛点),如果能有AI工具自动生成(价值),我每天能多出2小时陪娃。
你看,上述表达是不是就很清晰,别人就会知道你想尽量少花时间整理会议纪要,想要有个工具提升效率,减少自己工作时间能多点时间陪娃。
在沟通的时候,避免使用“我觉得/可能/大概”等模糊词汇;同时,多用数据替代主观描述(如“提升效率”改为“效率提升40%”)。
第三步:拒绝应对术
——把“NO”变成“NEXT”
在工作场合中,你有没有被拒绝过?比如产品经理小王提出需求就被拒:“功能复杂度过高。”
于是,他调整表达:“我理解技术难点,能否先实现核心模块(ABC),后续再迭代?”
然后,他的要求被得到了满足。
接受“部分拒绝”比“全盘否定”更智慧;沟通的时候避免情绪对抗,一定要用“解决方案”替代“情绪对抗”。
人生不是抽奖,而是精准匹配。从今天起,把需求写在脸上,把结果装进兜里——你值得更好的。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