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网上有一个话题:怎么看待男人做家务?
有人说:男人做家务是肯定的,是一种平等、尊重和互助的表现。
深以为然,家是两个人的,应该共同经营爱护,男性参与家务可以减轻女性的负担,促进家庭和谐。
米勒、伯尔曼在《亲密关系》一书中也指出,妻子承担了全部或大部分家务时,其婚姻幸福感为负值,丈夫为正值,反之亦然;只有在夫妻共同协作或家务承担大体均衡时,双方的婚姻幸福感都表现为正值。
所以要想获得婚姻的幸福,就要共同承担家务。
1、女性承包家务,更易离婚
国内观察类综艺《做家务的男人》中,曾出现过这样一组数据:
·中国女性的就业率排名世界第一,中国男性做家务的时间排名世界倒数第四。
·女性平均做家务时间为2小时6分钟,男性为45分钟,女性比男性多81分钟。
·“家务琐事”,已经成为中国夫妻离婚的第一大原因。
可见,家务远不止是把维持家庭正常运转所要做的事情做完就好了,还会影响夫妻双方如何定义彼此间的关系。
早在2007年,美国就有调查称,分担家务劳动是仅次于忠诚和性生活和谐之后,与幸福婚姻有关的第三大要素。
斯坦福大学还曾做过一项名为“伴侣们如何相遇并在一起”的研究。研究显示,由女性承担大部分家务和照顾小孩的家庭中,女性更容易提出离婚。
他们以2262名异性伴侣为研究对象,年龄覆盖19—64岁。从研究开始到结束,有371对伴侣分手或离婚。其中,92起离婚是由女性一方提出的。她们普遍认为,在婚姻中承担了过多的责任,不公平的婚姻形式让她们身心疲惫。
该研究的主要负责教授分析称,现今存在的婚姻制度,滞后于当前人们对性别平等的期望。男性普遍依旧期望由妻子承担大多数家务以及照看孩子,而妻子的女性意识已然觉醒,不再愿意接受婚姻中不公平的待遇。
婚姻,说到底是各取所需的合作关系。夫妻双方都应该主动承担责任,实现共赢。
就像一位作家说的,“如果有人问你,你在你们公司是干什么的?你说你什么都不干,那注定无法体现你是这个公司的一员。如果有人问你,你在家都做什么家务?你说你什么都不干,那你又如何体现你是家庭中的一员呢?”
2、做家务,男性受益更多
“观念是底层的,我开始对做家务进行新一轮的思考和定位。以前的思路,基本都是事实判断,觉得做家务浪费时间,不应该是我的事情,做了也没什么意义。思路转变之后,我开始对其进行价值判断:第一,做家务是一种爱的表现;第二,做家务可以锻炼身体;第三,小事见水平,把家务做好也可以修身养性。
最终结果,洗脑成功,我开始做家务了。”
英国剑桥大学曾对34个国家的3万多人进行调查研究,了解他们用在做饭、洗衣服、打扫房间、购物等家务上的时间。研究指出,“与传统观点相矛盾的是,在做家务方面摆脱传统角色时,真正获益的是男性,而不是女性。”因为他们深刻地认识到:跟女人吵架,比做点家务伤脑筋多了!
事实上,受益不止于此。
有研究者把家务劳动分为:轻型家务——洗碗、抹桌子、晾衣服、做饭、熨烫衣服、擦拭灰尘等;
重型家务——拖地擦地板、擦洗玻璃窗纱、搬煤气罐、放纯净水、洗车、搬家具等。
此前,为了分析家务对健康的影响,香港中文大学曾纳入2867人作为样本,进行了时间跨度为9年的研究。研究显示,做家务可以减少男性的癌症死亡率。每周经常做重型家务劳动的男性,癌症死亡风险可降低约52%,参与轻型家务的男性癌症死亡率可降低至67%。
遗憾的是,这种效应却没有在女性身上得到体现!
除此之外,据报道,多做家务活还能明显改善男性的体重、腰围和血脂水平。
3、夫妻双方如何分摊家务?
袁弘在综艺《做家务的男人》中的表现,被赞“治好了多少女孩的恐婚症”。
节目中,袁弘起床的第一件事,就是为张歆艺准备早餐。他娴熟地煎鸡蛋,热牛奶。做好早餐后,见老婆还在熟睡,才开始了自己的晨间娱乐。
结果,刚拿起遥控器,就听见孩子的哭声。他又快速冲上楼,抱着孩子下来,好让老婆能再多睡一会。现场嘉宾无不表示羡慕。
《快进家庭》一书中曾指出,家务分工讲究的不是合理,而是明晰。
那些常常为家务事发生争执的家庭,往往是夫妻间没有制定出明确的家务分工,他们不得不在每一次做每一项家务时都重新进行交涉。
模棱两可的分工模式,会让夫妻在做家务时有充分的机会去表达他们对彼此的不满,以致做出种种控制局面的尝试,例如提出要求和回避这些要求。
而通过协商和确定家务分工可以避免这个问题。明确并且尊重各自职责的夫妻,不太可能对方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指责。
他们也更容易在另一方因生病、离开等缘故无法完成某项工作时,自发地顶替上来。值得强调的是,夫妻之间看似有一个明确的分工,但彼此都应尽力去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,用行动表现出两人是不可分割的。
马尔克斯曾说:“比起婚姻中的巨大灾难,日常的琐碎烦恼更加难以躲避。”
在夫妻双方如何分摊家务的探讨中,希望越来越多男性能意识到家务不仅是一个需要做、需要分担的事情,它也可能是能带来乐趣的事。
而不管男女,都可以从中完成“无论是对家庭,还是对自身的成长和修炼”。
评论(0)